中国漫画发展史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4-19
点击:
中国动漫发展史-同人志的国内现象
说到漫画同人志,在1995年那个时候国内还基本没有同人志的存在,而"同人志"这个名字的意义,那时也完全没有人知晓。虽然没有能够搞过什么大活动,但是"MANGA同人志"的确是对中国同人志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的组织。在顶峰时期, "MANGA同人志"与会人员三千人,正式会员近三百人,画手拥有力量和拥有质量在现在来讲也是没有人能够超越。因为是朋友的关系,当时的作者如颜开、自由鸟等人都成为了会员,姚非拉、任山崴等一行当时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漫画作者的漫画人也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宣传媒体方面,"MANGA同人志"在北京电视台做了专题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也做了长达一小早的热线节目,在《北京青年报》等四家报纸也都进行了介绍。在经济方面,"MANGA同人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经营机制雏形,完全不必依靠会员的高额会费来支持运行。可以说在当时来讲,"MANGA同人志"曾经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同人志,而其作用并不仅仅限制于同人志的范围,大家还希望这个组织能有一天成为漫画作者工会这样的组织,而这理想也并不是完全无法实现。
在"MANGA同人志"的鼓舞下,许多漫画同人志开始在全国各地出现,最终达到了如今的鼎盛局面。不过最终,由于种种原因"MANGA同人志"还是消失了,而国内虽然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同人志,但至今都没有一个能够形成"MANGA同人志"的规模,达成其所希望达成的目标。现在的国内同人志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顶峰,或许甚至都超过了同人志的发源地日本,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幼稚、自大、过分独立、无目标的糟糕状况,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这时的D版漫画业也从最初的向正版军转向地下,使曾几何时有过的台湾漫画出版社形成的速成翻版为泡影(台湾的漫画出版社就是从制作D版出发,最终得到日本的许可转为正版)。原本开机10万的漫画逐渐变成开机5万,再接着下降为3万、1万,最终变成了现在的全国发行3千尚有剩货。随着印量的减少,32开本的漫画成本越来越高,体现在漫画的价格上就是最终突破了9元大关。不过,做D版漫画的商人们可比做本土漫画的人们要聪明许多,他们将32开的漫画微缩到64开出版,不但成本和价格降了下来,读者携带起来也变得方便了。唯一的缺憾是,因为字实在是太小,读者不得不冒着毁灭视力的危险拼命地看小字。再有就是,男性读者逐渐退出漫画市场,这致使中国的漫画市场80%以上成为了另外半天的天下,完全的少女口味正在使中国的漫画市场向着单一化前进。随着BL漫画的出现和女性性需求漫画被神化成为艺术(非常愦憾的是,许多BL漫画原本非常具有艺术性,比如罗川真理茂的《纽约,纽约》,完全没有现在看BL漫画的恶心感觉,更多的是感动)。
为了出版漫画方便,D版商们又制作了许多连载热门少女漫画的自己的漫画杂志。其中有《漫画公主》、《新世纪漫画》、《精典漫画》、《新漫画》,虽然这些书在制作和选票方面比较有水准,但毕竟没有更大的发展。(LSMH 整理)
中国动漫发展史-漫画资讯杂志的黄金时代
不久前,中国又掀起了一阵动漫资讯志的制作风潮,各种杂七杂八的商人都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拼命地翻印港台杂志,出版劣质读物。在数十种良莠不齐的资讯志冲击下,这个市场同样地也濒临崩溃了。结果,许多想来捞一把的书商都赔了大本,读者对于资讯志也越来越不信任。现在书商们一听要制作资讯志都会拼命地摇头说:"肯定会赔。"但不知他们有没有想到过,这个市场之所以"肯定会赔",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盲目参加。
公正地讲,现在存活下来的动漫资讯志中,虽然内容越来越差但资格比较老赠品还不错的《动漫时代》;声誉和内容都不错,但制作缺乏细致的《梦幻总动员》;被许多国内动漫资讯抄袭的栏目《新干线》;内容逐渐转向和其他动漫资讯志完全无关的《漫画无限》;国内栏目占的比重比较大的《漫友》都有存活的价值,它们完全可以朝各自的方向发展而互相不干涉(至于剩下的动漫资讯志,内容完全沙袭自以上的五本动漫资讯志,几乎没有存活的价值,可以从这世界上消失了)。不光是不需要互不干涉,甚至在很多领域大家还有合作的余地,中国的漫画大环境搞好了,对大家不都是有好处的吗?
中国的漫画的之路还很远,前途也是一片黑暗,尤其是新世纪的2000年,中国的漫画事业在各个方面都不容置疑地进入低谷。在我的这个漫画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低潮期。中国的漫画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的漫画是否会就此消沉?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因为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探索着前路。也许我们有一天会发现,原来照亮前途的火把一直放在我们的脚边,只是我们并没有发现……PS:记得刚开始搞漫画时,许多人就着热情或官腔地说:"要搞中国特色的漫画",其实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漫画?多年来众说纷纭。现在看起来,这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实现的,唯一的办法是放开,让大家随便地去画,爱摹仿谁就摹仿谁,过个十年再来看看。到了那时候,该有的中国特色也就自己形成了,如果到了那时还没有中国特色的漫画出现,那所谓中国特色的漫画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胡闹。(LSMH 整理)
中国动漫发展史-悲哀的中国动画业
"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当然在目前的中国是没戏)"徐克语。英语中把漫画分为儿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画)",在动画界也是同样。所以20岁的我看动画片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所以无怪乎去年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也看见《灌篮高手》后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真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
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是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quot;老美"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代表有狄斯尼;华纳等公司。而日本的动画以赛璐璐和喷笔绘制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唯美的风格。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1995年的超人气大作《新世纪Evangelion》创造了3分50秒定格且无对白的记录,但销售量仍排亚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测!),节奏也较慢。代表么……吉卜力、GAINAX、SUNRISE、东映……
而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象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可以说,中国动画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园动画"。
然而,形成"幼稚园动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动画片的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
前面提到了,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因此从编剧到配音都极尽幼稚童趣(所谓)"之能事。因此把观众年龄层次定位在了一个想当然的低谷中,效益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可在日本,动画片分为了3个等级,分别面对3-12岁;12-18岁和18岁以上的年龄层。美国更是把动画片做得老少兼宜,如《狮子王》。解决方法:尽快改变对动画片的认识。
二、题材陈旧且无聊:
国产动画片的题材似乎除了"葫芦娃斗妖怪"、"琴岛和海尔"就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些东西,小学2年级以上就没人看了。说得再不客气点,日本的三流科幻片《咸蛋超人(奥特曼)》(按某些人的习惯把它归入动画片)都比它们来得好看。解决方法:考虑采用受欢迎的剧本(如金庸小说)或年轻人写的剧本(接近青少年喜好)。
三、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看起来,中国动画恐怕还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纸+水彩笔"的"幻灯式动画片"阶段吧(未证实),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偶尔有赶赶时髦,用电脑着色的作品也是用"画笔"一类的简单软件"填空"。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过渡感,而是干脆完全没有。不要说与美、日的优秀CG(电脑绘图)相比,就连传统的手绘也不如,充其量也就是比小儿涂鸦略高一筹。如果有人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堆单调的色块得意地说:"这是咱们国家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那么我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解决方法采用真正的新技术或更美观的传统技术(比如水墨画)。
四、计划经济时代的荼毒:
我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XX电视台动画部"或"XX美术制片厂",这些都是国家资金在支持,经济效益当然要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于是乎,动画片成了没人爱看的"幼儿公益广告"或"幼儿教育节目",当然也就比不过外国的"文化侵略"啦。国家与其不厌其烦地投巨资生产既没市场又没观众的垃圾片,不如花点力气营造一个良性动画市场解决方法:动画制作商业化、市场化。
五、外行指挥内行或外行指挥外行加上缺乏敬业精神:
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在搞动画,内行也搞,外行也搞,只是因为它赚钱。"因为现在一般是决策者、策划者是制作人,而不是具体搞动画的。这好比一个不会开车的人教别人开车,由比而出的毛病,车也肯定搞不好了。"(徐克语)而国外"加工片"的泛滥,更导致了我国本来就少有的有能力的专业动画人员的思路匮乏,不思进取,夜郎自大。既然"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小孩本来就没有欣赏的能力,也就用不着花大力气制作",因而也就有很多人可以以此为借口偷工减料。解决方法:培养专业的动画制作队伍,并合理使用;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声优质量低劣:中国播放的动画片,无论是国产的还是国外的,配音不但毫无感情,而且跟角色的年龄,个性不符合。普遍配音的年龄小于角色的实际年龄,经常可以看见我国配音的外国动画片中的高中生尚未变声(例如月野兔)之类的情况。而无论是"酷哥"还是搞笑专家,在国内都是"千人一声"。港台的声优虽然有些"嗲",但配音的效果与角色本来的年龄,性格到没什么大的出入。解决方法:提高配音演员的素质,可以学习日本,将优声当作明星宣传,既促进了他们的上进心,又使动画片更加正规化。进品片放原声既体现了原来的气氛,又节省了经费,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的青少年,看的是《灌篮高手》、《口袋妖怪》、《花木兰》,喜欢的是"酷"。而充满"乡土"气息的国产动、漫画早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近来出现了一些本土漫画杂志,虽然临摹、半临摹的作品还比较多,但总是迈出了第一步。而我们的动画业呢?悲哀啊,悲哀啊!
我国引进动画片(尤其是日本的)时,由于引进者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动画片会受青少年欢迎,因此他们只能找一些他们看起来似乎可能比较会受国内观众欢迎的,且内容绝对"健康"的片子引进到国内。(不排除某些人想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的可能性)大人气的《新世纪EVA》可能就是因为内容有一些"血腥(?)"或"少儿不宜"而无法为一些人接受。或是因为内容涉及灰色人生观,人们担心"少年儿童无法理解",或是想杜绝"文化侵略",或是还有其它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而真索性"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不予引进。或者更简单的原因: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部受欢迎的动画片(!!)。
说到"文化侵略"又想起n年前X市(还不是一个小地方、好像是深圳吧)某人发起的"全市中、小学生联名告别卡通"的闹剧。我要说的是:防止"文化侵略",靠"告别"是没有用的,只有制作出真正吸引观众的精品才行。
最近的《宝莲灯》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最高水平了。实际上,《宝》的水平绝对不低于日本(当然《EVA》还是没法比),但它还是失败在题材上--这种老掉牙的题材,如果不经过再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看到晚报上提到《宝》首场由于张信哲而爆满且初中女生占大半时,我的心情的确只能用"悲哀"来形容一部动画片需要歌星来拉票房,不是动画业的悲哀又是什么!
悲哀啊,中国动画业者。
悲哀啊,中国动画观众……
我不想这样悲哀下去了,可是谁能帮助我呢?……
不在悲哀中爆发,就在悲哀中灭亡!(LSMH 整理)
1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 栏目列表
-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