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open canvas 教程  风景插画  教程  painter  photoshop
当前位置 :| 主页>漫画教程>

中国漫画发展史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4-19 点击:




   中国漫画发展史     
★☆★☆★☆
漫画,乃绘事中简笔而注重意义之绘画,其“漫”字,与漫笔、漫谈这“漫”字用意相
似。漫笔、漫谈 在文体中是随笔、小品文,而漫画是 画中之随笔、之小品,一般亦随意取
材、篇幅短小,通过写实、比喻、象 征、假借、夸张、点睛诸法表现精粹内容。 
  我国绘画源起,三代以前因记载弗详,已不可一一稽考。求诸史实,有可得而述者,当
肇创于虞舜时期。史载有巢氏创木器、图轮环,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画八卦,是殆我国
绘画 之发端。迨仓颉出,观魁 星曲轴之势,察龟文山川之迹,随体诘诎而制象形文字,我
国绘画的雏形已具。由是日渐发展,迄今四千余年历史,绘画于艺术中蔚成大国,影响世界
颇 远。 
  而漫画在我国,不足百年历史。最早推至清朝末年,陈师曾氏在上海刊行的《太平洋报》
上有即兴随意之作,小形、着墨俭省而意趣颇浓。惜其战火频仍,尘封烟袭,刊物散失,难
窥全貌,只是鲁迅、郑振铎氏所辑《北京笺谱》内,搜集陈氏类似漫画之作,尚能一睹初期
漫画之余韵。 
  到了二十年代中期,更准确地说到了1925年,丰子恺有画刊载于《文学周报》,编者特
称之为“漫画 ”,漫画 之名始见于大众。自此及今七十年间,我国漫画后来居上,备极绚
料,如奇花异葩,毕呈瑶苑,蔚为大观。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 
造诣,发展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尤其是漫画更多地贴近和反映现实,使得七十年间的
漫画作品显示出七十余年的人间相和世间相,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
败和黑暗,反映了民族争取解放的画卷,宣传了民主思想和时代风貌,抒发了个性的艺术品
位,这样使得漫画成为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对漫画的钟爱可以追溯到很久远。中国的象形文字就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人类从很早就懂得把某些画面连接起来表述事物的演变,于是就有了早期漫画的雏形。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公元10世纪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已具备了这种雏形。这幅古代组画用5个前后联系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南唐官宦豪门奢华的夜生 
活。后来,印刷术的应用,使以明代以著名美女故事为题材的《飞燕外传图》、《会真记图》等早期漫画出版物得以留传至今。 

  现代中国漫画是20世纪初出现的,沿著连环画和四格漫画这两条轨迹,历经百年演变。 
  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率先出版系到"连环图画",采用一文一图,上文下图的形式,共出了《三国志》、《水浒》、《西游记》、《封神榜》、《说岳》和《红楼梦》等6部,每部又分多集,如《连环图画三国志》就有24集。这套规模浩大的连环图画,明白宣称它"男女者幼,娱乐大众"的性质。正是他们瞄准了这一大众文化的定位,才使连环画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后来改称连环图,形式也有所变化,文图的位置更改为上图下文。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连环图的一次大发展,大提高。大批画家包括一些著名画家参加到创作行列,许多优秀作品相继问世,故事题材从改编文学作品到反映现实生活,十分广泛。连环画读者不仅仅是少年儿童,也有不少成年人,她已在人们生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一时期的连环图强调内容的思想性和绘画的艺术性,但表现形式还是一图一文。十年"文革"中连环画几乎停顿,文革后再次大发展,并进入她的全盛时期。1981年,《连环画报》月刊创下了她的历史最高发行记录,每期销售110万份。一批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的青年画家参与创作,打破了单线勾勒等传统格式,在构图、塑造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突破,但是连环图的基本模式没有改变,仍然无法通过画面表达故事深层次或细微的内容。 
  就在这同一时期,广泛采用影视手法的漫画正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波斓壮阔地兴起,而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中国孩子们的视读要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连环图的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种替景下,连环图从她的高峰急剧下跌。到80年代中期,只是短短几年间,本来到处可见的大众读物,几乎在书店绝迹,连环图杂志退出报亭、书摊,剩下的只是那些坚贞不渝的老读者。 
  一图一文的连环图经历近百年的兴衰,数次起伏,几度辉煌,最终退出了大众文化的行列。但是,她曾经在社食文化生活中拥有的地位,在绘画艺术上立下的丰碑,还将影响着中国现在和未来的漫画。 
  四格漫图差不多和连环图同时起步。1928年,叶浅予的《王先生》开始在《上海漫图》杂志上连载,随后又推出了《小陈留京外史》。两部作品先后连载10年,作者以喜剧式的讽喻手法揭示了小市民生活和官场丑态,在中国漫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1937年,冯棣开始在《银线画报》上发表《老白薯》,1941年又在《天津画报》上连载《老夫子》,深受读者喜爱。从50年代起,身居香港的王泽接著创作《老夫子》,使老夫子和老白薯(大番薯)名扬海外。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流浪儿三毛在《小晨报》上出现,1945年开始连载《三毛从军记》。1947年连载《三毛流浪记》。从此,作者笔下这个流浪儿的苦难和反抗深深打动著千百万读者的心,三毛这颗璀璨的明星一直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这几部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塑造了鲜明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漫画人物。在这之后,尽管四格漫画延续不断,也不乏好作品,但却很难并看到具有那种影响力的漫画明星。(LSMH 整理)





老漫画刊物显现历史风云

现代漫画的缘起,一般通行的说法是始自“子恺漫画”。 
  1925年5月,丰子恺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发表画作,编者冠以“子恺漫画”的标题,从此开始,“漫画”一词在中国风行,经 久不衰,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画种,亦成为文艺工作者手中的锐利武器。随着漫画的日益勃兴,漫画刊物也逐渐丰富起来,并形成了一股力量,向着世间丑恶的现象、阶级间的不平等、外侮的侵略,用特殊的画法特殊的表现形式表达愤怒及不满的情绪。 
  鲁迅先生对具有特殊社会功用的漫画的成长发展,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意见,还写过《漫谈“漫画”》一文,他说“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鲁迅还认为“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鲁迅还热情地为漫画杂志撰稿,积极支持进步的漫画刊物。《漫画生活》1934年)即得到过鲁迅很大的帮助和声援。 
  《上海泼克》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本专门的漫画杂志。主办者沈泊尘(1889———1920),浙江桐乡人,自少“颖慧好绘事”,青年时多因病未受充分教育,后专门从事绘画。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漫画创作上。有人统计过,沈泊尘在上海《申报》、《神州画报》等报刊发表的漫画达千幅之上。《上海泼克》又名《泊尘滑稽画报》,创刊于1918年9月,仅出4期,极为珍罕。沈泊尘的漫画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封建军阀的,非常具有战斗精神。 
  《上海漫画》创刊于1928年1月,上海漫画会编辑,黄文农、叶浅予、张正宇主编。如果说《上海泼克》为漫刊之先声,那么《上海漫画》是真正发动了漫画刊物的蓬勃发展。上海漫画会是最早的漫画团体,1927年成立,成员有丁悚(丁聪之父)、张光宇、黄文农、叶浅予、鲁少飞、王敦庆、胡旭光、张正宇、张眉荪、蔡轮丹等。现代漫画史上的杰作,叶浅予创作的长篇连环漫画《王先生》,自《上海漫画》创刊一直连载至终刊(第110期)。该刊的斜肩胛型的刊名出自张光宇手笔,《上海漫画》是八开张的石印大型彩色漫画杂志,在当时的印刷条件下算是上等的出版物了。近年《上海漫画》整套影印出版,漫刊全份影印尚属首次,足见它的史料文献价值不菲。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前半叶、亦被称为“杂文和漫画”的全盛时代,仅据上海一地的不完全统计,有漫画刊物二十来种,如《时代漫画》、《群众漫画》、《漫画生活》、《漫画界》、《漫画漫画》、《电影漫画》、《现象漫画》、《中国漫画》、《独立漫画》、《牛头漫画》、《漫画之友》。许多著名漫画家,如华君武、丁聪、汪子美、鲁少飞、张乐平、黄尧、胡考当年都是这些漫刊的积极供稿者,为现代漫画史留下了许多名作,那真可算作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漫画是一个穿透历史烟云的视角。可感叹的是,长久以来被冷落了。(LSMH 整理)





早期台湾漫画发展概况

早期台湾漫画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如贫富差距,物价飞涨,贪官污吏等,漫画几乎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

1、台湾本土漫画第一代的兴起 
1927年据说有杨国城和陈继章二人在《台湾民报》以一幅政治漫画绘台湾总督站在资本城结果被警察拘留20天。有人认为能从漫画看出政治自由和程度,例如台湾早期漫画多是政治漫画,不然就是民族意识浓厚的漫画。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胡台湾第一们漫画家之称的鸡笼生,他的《鸡笼生漫画集》第一集1935年出版。
1945年第一本综合杂志《新新》月刊,由几个具有 强烈民族意识和热心文化的青年陈家鹏、王花叶家宏、洪晁明等四人,他们无疑是台湾本土地一代漫画先锋,《新新》月刊共发行了八期,因为经费问题而结束。而几乎和《新新》月刊同时,王朝宗的长篇漫画,特别标出北京语漫画《水虎传》第一集出版,这是台湾光复后第一次边环漫画单行本。这是光复初期文化转型现象。一年后他出版了另一本三国志连环漫画《貂婵》,另外还有《小剑侠》、《梦见芭蕉扇》等,他可以说是台湾连环漫画的第一人。

2、报纸为早期漫画的摇篮 
早期漫画都集中在报纸上,并以政治漫画为主。1949年漫画家梁又铭、梁中铭创办了第一份大型漫画刊物《图画时报》三日刊内容包括《国际政治漫画》、《社会漫画》、《幽默漫画》、《连环漫画》,主要画家除梁氏兄弟,还有牛哥、何超尘、罗辅闻等。但因为发行不到一年就亏损了两万元(当时的币值),就被并入了《中央日报》。 后来在1955年时停刊。《新生报》在1950年开辟了全页的《新生漫画》,后来更扩大为两大版,第二版大量增加幽默漫画,和原有的政治漫画连环漫画形成当时两大漫画阵营。 
1950年11月创刊的《中国劳工》半月刊,历史悠久也是杂志中最重视漫画的刊物,在初期不但容纳了最多的漫画作品,也网罗了最多的漫画作家。为早期漫画的发燕尾服尽了心力,有推动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 
1953年10月大型漫画刊物《民风画报》创刊,张我风发行,李敬宏主编。每一期除了刘成钧的《时事漫画》、梁乃予的《社会漫画》吴廷标、张尼的《民歌漫画》,并有胡三元的《怎么画漫画》专栏,连环漫画则有牛哥的《四眼田鸡传》、王小痴的《黄瑟女郎》,每期并预先公布主题自由投稿的集体创作,以一个题目漫画家做不同的表现,形成一大特色。 
1957年3月25日,台湾中国美术协会主办的第一届漫画展览会北中山堂开幕,观众踊跃盛况空前,各报争相报导,文艺作家评介,一致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展出。综合以上的每个漫画作品来看,大多是具有相当教化意味的作品,虽然轻松但不失文学家为社会尽心力的入世思想,或嘲讽、或警示、或教化民心、或发抒民族情感,还没有出现像现在所流行的漫画这种纯粹是叙述故事的漫画。 

3、儿童漫画的蓬勃与漫画的低潮期 
1951年以后各报儿童漫画流行,如:牛哥的《牛小妹》、刘兴钦《小丁丁》、卢安然《中华儿女英雄传》等,报纸的连环漫画每日见报,吸引读者,如篇幅有限,不如杂志刊载量大,故事连惯性强,有一气呵成的效果。因此造成儿童漫画刊物的兴盛,其中有不少众所皆知的漫画偶像,如:叶宏甲《诸葛四郎》系列、陈定国《吕四娘》、刘兴欠《阿三哥》和《大婶婆》,为当时的青少年留下不少童年回忆。50到60年间,由于连环漫画的审查制度执行的偏差,成了连环漫画创作的枷锁,使很多漫画家搁笔或转业,加上此时开始流行起外国漫画,造成漫画界的低潮,人才培养的断层,日本漫画后来又大举入侵,所以五、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习惯看日本漫画,而现代漫画创作多是日本风格的原因。(LSMH 整理)





中国动漫发展史-最初的相识

最初看到日本漫画是《铁臂阿童木》。那时中国人对所谓日本格式漫画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且因为版权和阅读习惯以及经济的原因,整部作品都被重新临摹了一遍,而且还被从原版的32开改成了64开的"小人书"模样。再往后的小学三、四年级,热火朝天的动画《森林大帝》又一次令我看到了手冢大神的动画和同样是64开的漫画。不过今非昔比,这时的我对中国文字的研究深度已经不再限制于"一、二、三"了,在学校里学到的数百个常用字使我能够游刃有余地看完全六本的《森林大帝》漫画(这时看到的还有《银河列车999》)。 
  真正领略到原画漫画的风采,还是在五年级的时候,那时班里面有好几个有钱的同学,兜里动辄就能掏出好几块钱(那时我的财产是以分为最高货币单位计算的),于是托她们的福,让我见识到了价值高达0.98元的藤子不二雄先生的巨作,也是我所见到最初的正规版本漫画--《机器猫》,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真正的漫画,虽然非常薄,但在这不到一百页的画面里,我却隐约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随着小薄本的《机器猫》在中国走俏,于是又出现了高达10元的10本精装版的《机器猫》,这是日本漫画第一次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当然,那里还可以称为出版社,因为那时的漫画毕竟还都是正版)。于是,藤子不二雄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我所认识的,同时也是中国人认识的第一位漫画家,《机器猫》也就成为了领导我入门的漫画。《机器猫》对于中国的漫画市场起到了启蒙作用,专门依靠出售漫画的书店自此时起出现,这些书店对于中国漫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所认识的一个典型的小书滩就是从这个时代靠着卖《机器猫》发家,从最初的一张弹簧床化成一辆三轮车,接着又从一辆三轮车进化成两辆,再后来发展成为铁皮棚子,最终变成现在的铝合金书店。《机器猫》带动了整个中国的漫画市场,为后来中国漫画的发展打下非常良好的销售基础,更培养出了最初的一批漫画读者。藤子不二雄成为第一个打入中国市场的漫画家(在这之前曾经有许多美国超人漫画对中国的市场进行过试探性的销售,还有名为《超时空猴王》的漫画也曾经创造了很好的销售成绩,但它们最终都没能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在这之后出现的红、蓝、绿三色组成?quot;人间视力杀手版"《飞人》,前后共出版了20本的《怪物太郎》、两次出了14本的《Q太郎》也都是藤子不二雄的作品。 
  有人曾经在文章里轻蔑写到,这个九十时代出现的《女神的圣斗士》和《七龙珠》都是盗版商为赶着动画的上映大发财而特地印制的。这不仅仅是贬低了出版这些书的人,同时也是贬低了他自己作为漫画人的良知,更是对中国漫画事业的侮辱--因为他对事情的本质完全看不到。从纯理论方面来讲,突兀出现的《女神的圣斗士》和《七龙珠》都是正版,因为这些漫画都是通过正规途径得到了日本方面的首肯才出版的。 
  这种视中国国情而将价格定在1.98元,最多一次5本一卷发售的形式相当符合当时中国读者的消费水平,每隔一定时间上市几本的销售方式也使读者的购买力能够在短期内恢复。至于那位翻译"益文"先生,更是成为了第一代漫画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级翻译。比比当时东南亚华人地区流行的台译版《圣斗士星矢》和《龙珠》,水平优劣简直有着天壤之别。(LSMH 整理)





中国动漫发展史-漫画连载杂志时代

再往后,不得不提及的就是那本《画书大王》(现在看来,这名字起的实在是很土气)的出现了。曾经看到有人写文章轻蔑地说,那时出现的《画书大王》是书商看准卖漫画大有钞票可赚而出版的盗版漫画刊物,实在是很可笑。毫不夸张地说,在国为看漫画而喜欢上漫画创作的人们来说,那时看到《画书大王》的感情就是"终于找到家了"。尽管这是本质量并不是很好的漫画杂志,尽管书中还有许多老龄儿童教育工作者们对娃娃的敦敦教导成分,但是它毕竟是中国国产漫画的启蒙刊物,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本土漫画。特别是以杂志养漫画,以漫画杂志的形式更是启动了中国漫画产业化的雏形。杂志社积极同书商联系,每期的漫画销售广告刺激了读者的购买欲,也使读者得以在杂志的引导下正确地购买漫画(与此同时,中国的游戏业也开始发展,而且也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完全不同于现在半死不活的冗亢窘迫的状态。所以说漫画和游戏的确是息息相关的两个世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半月刊的《画书大王》带动了整个中国漫画的发展,并且也使日本出版社看到了中国漫画市场的希望。同现在日本方面对于中国市场的不闻不问,那时的讲谈社同《画书大王》方面联系,希望能够达成合作,由日本方面直接提供稿件投资协助制作连载日本和中国本土的杂志。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在出版政策方面的种种原因和国情问题,这个协议没有能够达成。 
  同一时期,随着《画书大王》的销量达到期高峰期的每期40万销量并开始老化,同类杂志开始大量出现。在诸多的盗版和垃圾杂志中,真正为中国漫画注入新鲜血液的只有两本杂志--《新漫画》和《卡通城》。
  《新漫画》是完全刊登日本漫画的杂志,但是其选之精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的读者在上面第一次看到了《篮球飞人》、《我的女神》、《DNA》、《恋物语》、《漫画狂战记》。《新漫画》对中国漫画业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了由《画书大王》开创的一边连载漫画一边同时出版内容相同之漫画的陈规,开创了在杂志上连载一段时间的漫画,在得到读者好评后立即停载转出为单行本然后再连载新作品的特殊格局,使漫画在流通速度上加快了好几倍;
  另外一本《卡通城》是远胜于《画书大王》的新生中国漫画杂志。当年由北方漫画人小豆、王平等一群年轻人制作的这本杂志充满了活力,不仅推出了拾穗人等一批为正统漫画杂志所不见容的真正的另类漫画人(这时的另类漫画人在水平上都有相当的特色,与现在流行的许多自诩另类实际赶时髦的所谓另类漫画人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有思想、有热情,工作和学习方面都充满了干劲,看看现在的那些所谓另类漫画人",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初中辍学、离家出走、喜欢所谓的"鲜血"与"死亡",整天半死不活地装颓废才算是搞另类漫画,这些人实际上根本不懂得所谓另类漫画的意义何在),并且第一次将《五星物语》等一批在当时无法流行的漫画介绍到了中国(还有一本叫《金虹漫画》的32开类漫画书籍,不管它有的成绩怎样,但它毕竟是中国第一本32开的本土漫画读物)。 
  失去连载优势,日渐势窘的《画书大王》放弃日本漫画的连载,开始全心全意制作中国本土漫画。《画书大王》的转向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漫画的一次大转机,象颜开、陈翔、姚非拉、自由鸟、胡倩蓉等一批早期中国漫画的中坚力量都是在《画书大王》上连载漫画的过程中开始成熟起来的。除了日本漫画外,《画书大王》上其他国家的漫画也开始多起来,其中包括在国内很少见的西班牙漫画。 这时的漫画出版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凯普》、《龙之谜》、《红猪》、《城市猎人》、《金星战记》、《电影少女》、《幽游白书》、《霸王传说--骁》、《孔雀王》等优秀作品在国内出版,还有大量的少女漫画也出现在中国市场,其中包括以《圣战》之名出现的CLAMP的《圣传》以及成田美名子的《双星记》、《亚历山大》等等。 
  悲剧的一天终于来临,刚刚满一周岁的《画书大王》因为种种原因而彻底被封杀,其他同类漫画杂志也全部消失,中国漫画市场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在当年《卡通城》的编辑部举行了一次二十几人的漫画人会议。讨论一本即将创刊的名叫《少年漫画》的杂志。这次鲜为人知的大会使许多中国漫画人第一次聚在一起,而当时与会的人后来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中国漫画杂志的支柱分子。北京出版社在"五个一工程"的影响下也要办一本漫画杂志,也想找我们去谈谈,这本杂志的名字暂定为《北京卡通》。
  1996年,"5155工程"精神下产生了五本漫画杂志:《北京卡通》、《卡通先锋》、《中国卡通》、《漫画大王》、《卡通先锋》。其他杂志也出现了《三优新漫画》、《科普画王》、《卡通王》、《科幻新世界》等数种。中国本土漫画杂志数量上升到了顶点。不过不久,由于种种原因,在全国总销售量已经达到数百本的《中国卡通》等一些杂志最终退出了并不激烈的竞争,《卡通先锋》也是零售商望而却步,而《三优新漫画》出现操作故障被查封,《科普画王》、《少年漫画》、《卡通王》和《科幻世界画刊》。虽然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发神经似的狂出过一堆的本土漫画单行本,但结果却是出资的书商折戟沉沙,赔本也没能赚。就象小豆弟表现的那样;他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又在里百画一了个中圈,在里面画了一个小圈。他解释说,外面的大圈是中国的漫画市场,中圈是可以看国内温带的市场,小圈里面的上圈是现在实际的漫画市场。所有的杂志都在最小的小圈里争夺市场,却完全没有发现在这个小圈之外还有许多更大的大圈。 
  相比之下,只有起步并不起眼的《卡通王》真正达到了漫画产业化的初步进程。在刚刚创刊的时候,他们的制作人员完全是一群漫画白痴,所使用的稿件也是由前《画书大王》提供的废旧稿件,可以说完全没有发展前途。就在这种简陋的基础上,他们逐渐转变经营路线,一改其它杂志将目光放于全国市场的程规,将目标浓缩于江浙一隅,所针对的读者群也索性跳出竞争,面向女性。这就使其制作路线逐渐明确起来:面向女性的少女漫画杂志,制作美丽的少女漫画杂志,辐射附近省份的少女漫画杂志。在这种明确的经营思路下,《卡通王》完全依照它自己的路线在健康地发展着,在各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销售量也达到了目前本土漫画杂志的最高量。近年来,各地漫画杂志都举办了"漫画大会",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完全失败的,他们为了赚取多一点的门票而破坏了杂志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而在今年举行的《卡通王》的这次大会则完全不同,他们拉了投资商,前期投入超过二十万。对于参加展览的同人志柜台租赁费用和门票的价格也采取了低价位的战术。在大会上,并不仅仅有爱好者,同时也吸引了商家。大会的门票甚至有黄牛倒卖至60元一张,参观人数也达到了八万之多,大会纯利达到150%以上。这不是一场所谓向日本漫画示威的愚蠢行动,而是属于中国漫画自己的商业活动。可以说,中国漫画杂志唯一能够存活得比较好的只有《卡通王》一本而已(这是非常痛苦的现实)。 
  尽管中国的漫画杂志如此的失败,还是有许多不长眼的笨商人想依靠办漫画杂志来赢利。于是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出现了《超速风暴》的闹剧。这本据说是与国际尺寸接轨的漫画书籍,的确是吸引了许多中国的漫画人参与,但没有人看到它有怎样的发展前途,画手们的目的也不过是冲着它高出国内价格的高昂稿费。当时的驰骋曾经与其投资人讨论过这本书的制作方向,这位制作人却像哄小孩那样一本正经地说:"我之所以办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赚钱,你同我谈论经营问题是错误的,我是为了交朋友。"这时能做的只有拂袖而去。果然,这本由中国XXX出版社协助设计封面的书籍最终只撑了三期,投资人带着第三期的高额稿费债务遁走,改行搞广告去了。除去风风火火出现的《超速风暴》、《欢乐少年》、《卡通俱乐部》、《时代漫画》等一批想捞一把的民办杂志也都纷纷卷旗收摊,有的干脆随波逐流地跟着做起资讯志来。现在,这些书商们赔钱的赔钱,改行的改行,再也没有人谈什么做中国原创漫画了。(LSMH 整理)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栏目列表